日本8天自由行(大阪-京都-箱根-東京Disney)詳細游記+攻略
背景介紹:樓主和老公是第一次出國,雖然自由行前有做不少功課,但因為經驗不足,仍有不少考慮不周的地方,在這流水賬裡,把心得體會一起分享給大家。
消費觀念和旅游觀念:偏愛懶散自由行,所以無論是看的景點,還是在東京迪士尼玩的項目,都沒有很多;對住宿要求不高,但也不喜歡窮游,不能忍受青年旅社。日本每晚基本上都住的是酒店,價格控制在五六百塊錢左右,除了箱根溫泉酒店的一晚花了1000+人民幣,當然也不是當地最好的溫泉酒店(好喜歡那種房間內就有露天溫泉的酒店)。 我們去的應該是淡季,基本未見游客非常多的情況,晚上走在大阪和京都街頭基本看不到行人。不過我們也懷疑是因為日本旅游跟團的情況多,只要不去熱門景點,其實任何時間去旅游都不怎麼見得到很有游客。 語言:日本人英語大部分很差,基本不能聽懂完整的句子。作為完全不懂日語的兩個人,我們在日本的8天,靠簡單的英語詞組和比劃進行交流。個人體會是,英語自然是會得越多越方便,畢竟各種酒店告示、路標等等都會有英語,地鐵、火車提示也會有英語,好的英語聽力和閱讀可以帶來更多的便利和福利(其中有一晚酒店的說明上,就用英語和日語告知了免費成人電視的PIN碼,要是不註意英語可能就錯過了喲^_^)。日語會得越多,越能更好的享受整個自由行,像有一晚我們無意進了全是日本當地人的居酒屋,結果沒有英文菜單,服務生也不會英語,於是交流起來相當困難,匆匆就吃好走掉了,感覺還是挺遺憾的。如果真的英語和日語都是小白,日本自由行也不會有問題,日本的漢字和中文非常接近,日本的整個服務行業也非常優秀,會很有耐心地讓顧客理解他們的意思。在日本人工作的臺灣人和東北人相當多,分布在各種酒店、便利店、商場櫃臺、藥妝店和電器商城,特別是各個藥妝店和電器商城,很多店門口就用中文寫著,「歡迎光臨」「免稅」「有中文服務生」等字樣。 【準備工作】 攻略:《Lonely planet:日本》(超值套裝版[送地圖],購於亞馬遜,88.33元),在日本街頭看到各種自由行老外也拿著這本書,可能是能找到最好的攻略書。我會把書上重要的地方拍在行動電話相冊裡,方便遇到問題的時候查看。 各種網友攻略:個人感覺光看Lonely planet還是不夠的。 機票:買的大阪進,大阪出的機票。原因只有一個:省錢!因為老公發現無論大阪是進、還是出,都比東京出、進要便宜,所以就訂了這樣的行程(但當時沒有考慮到東京和大阪間的高額路費,所以是否真的省了錢,並不一定)(東方航空 上海-大阪 701元/人;大阪-重慶 1467元/人)。我們在第7天重回大阪的時候,發現和第一天到大阪的一頭霧水,顯得那麼的駕輕就熟,故地重游,7天時間,卻恍若隔世,忽然間發現,而對日本的感情早已不知不覺間生根發芽,悄然開花。 交通:JR pass :JR pass分東日本、西日本和全國(未求證)?我們買的是JR pass七日全國券(1469元/人)。 日本的交通費用很高,但是如果沒有關西關東一個往返,買JR pass是不一定劃算的:單程的關西關東之間是否需要購買JR pass全國券,需要自己查路費做功課。如果含有關西關東之間一個來回,JR pass是一定劃算的! 這裡還有一條很關鍵的資訊是:在關西(如大阪、京都)城內,JR線較少,其中大阪城內主要依賴地鐵,京都主要依賴公交。而在東京城內,JR線很多,其中有一條非常適合游客的JR線路——山手線,他會途徑大量東京的游覽地點,如涉穀、原宿、新宿、秋葉原、東京站等。 住宿:酒店全部訂於booking.com,不希望預交房費,故只考慮了booking.com和Agoda兩個網站。之前看網友攻略說Agoda比booking.com更便宜。但操作中發現Agoda顯示的是不含稅價格,而booking.com是含稅價格,所以不同酒店總價格兩家其實各有高低。由於個人更喜歡簡單粗暴,外加覺得booking.com的iphone app更好用,所以最後直接在booking.com上訂好了所有酒店。旅行中booking.com的app幫了大忙,app可以直接調出地圖顯示當前地點到酒店的路線,免去了找酒店位置的煩惱。 APPs:Google翻譯、Google Maps、窮游行程助手、booking.com。 Google Maps:看地圖不是很理想,感覺在日本看地圖,蘋果自帶地圖比Google Maps效率更高。Google Maps非常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路線查詢!用Google Maps可以非常清楚的查詢路線,包括整個地鐵、火車乘坐的時間、地鐵名字、以及乘坐的方向,並且有中文顯示(地鐵火車名字為英文)!很多攻略都推薦的雅虎、或者日本的官網,我覺得這些沒有Google Maps好用,畢竟母語比日語用起來更順手。 |
【正式旅行】
DAY 1 上海-大阪 中午13:09的航班,因為沒出過國不知道出關手續需要的時間,所以早上9點多就趕到了機場,沒想到出關和國內旅行手續是一毛一樣的。很快就辦完了,見到了日上免稅店。
下飛機之後先入關,會按下指紋啊、交入境卡啊、報關單啊甚麼的,工作人員都是日語,完全聽不懂,不過沒關系,看手勢連蒙帶猜按著要求做就OK,接著就出站了。 我們選擇的酒店在心齋橋旁邊,方便晚上玩耍心齋橋和道頓崛,而我們去心齋橋的路線是關西國際機場——(JR線關西機場快速)—→天王寺——(禦堂筋線:梅田方向)—→心齋橋,到天王寺後要換乘禦堂筋線,因為禦堂筋線不屬於JR,所以要另外付錢,到心齋橋站一人240日元(日本的交通費確實挺貴)。之前看攻略說自助購票機上買地鐵票不能選擇去哪個站,但我們買的時候發現不是這樣的,機器上可以很清楚的選擇要乘哪條地鐵線、到這條地鐵線的哪一個站(屏幕會顯示到這個站多少日元),以及買幾張票,然後按照上面的價格投幣,機器就會吐出地鐵票以及找零。 放好行李之後就去心齋橋晃了一圈,沿著路走到一條上面有頂棚的商業街就是心齋橋了,這裡有各種吃的地方、藥妝店、內衣襪子店和很大的ZARA、UNIQLO和H&M。我們隨意的逛了逛,藥妝店裡面人氣最旺,都是中國人在排隊買買買。隨便找了家烏冬面館吃晚飯。這家店是我們後面吃飯遇到最通俗易通的店之一,只需要按順序先選面,再選配菜就OK了,2個人一共吃了1210日元,吃得很飽,配菜加了溫泉蛋、炸雞和餅。來日本之後發現這邊人的飯量一定都超級大,因為每一頓份量都超級足,還好多店都搞免費米飯面條升級大份,根本不用擔心吃不飽的問題-_-。
吃好飯沿著主路瞎晃,日本這邊的道路都成規則的田字型,所以基本不用擔心迷路和失去方向感的問題。大阪街道夜晚很是冷清,不時能看到成群結隊的上班族,也是下班後去向居酒屋開始他們的夜生活。正如Lonely planet裡說,日本人就是白天瘋狂工作,晚上瘋狂玩的類型。隨便找了家超市買了水果(草莓1盒、香蕉4根)839日元,日本的水果確實很貴,同時也草雞好吃!!!之後在日本的每一天必做事情之一就是吃水果!!!另外一件就是喝牛奶!!!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水果和牛奶!!! |
DAY 2 大阪-京都
因為後面還要去東京玩,所以行程裡就沒有給同樣是城市的大阪計劃太多游玩時間。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在全家解決了早飯。包子加飯團一共300日元(普通的包子還要便宜,買的包子有造型貴了一倍)。日本全家的包子和國內完全不是一個口感,面團超級糯,而且沒有添加劑的那種唇齒間澀澀的感覺,餡兒的味道和國內差不多。日本人沒有邊走邊吃的習慣,所以我們坐下來吃好早飯才出發前往京都。 全家萌萌噠包子 從京都站到清水寺可以乘坐100路或者206路。我們預訂的「櫻花和平酒店(Peace House Sakura)」(5600日元),在清水寺的前一站五條坂(?)下車,繼續booking.com導航找到住所。這家酒店是我們預訂的幾家酒店裡面最便宜的一家,有幾個感受: 放好行李就出發去清水寺了,沿著一條偏僻的小路走上山,一路很多吃的,不過因為日本人都不邊走邊吃,所以只能買了提著。然後試了抹茶冰激淩。我又要說了,真的草雞贊!!!吃完我滿足的給老公說,果然我不是真的不喜歡吃抹茶,只是因為,在國內沒有吃過真正的抹茶味!!!
圓山公園活躍的鴿子們 圓山公園的吹簫者(這張拍得很不好,卻很喜歡這個場景,便只能黑白處理了) 這家豆腐是涼的,醬汁裡有芥末的味道,很嫩很鮮 祉園的藝妓 京都的夜晚,手牽手一步兩步三步四步望著天,看星星一顆兩顆三顆四顆連成線 |
DAY 3 京都
幸福地自然醒,推開窗,發現京都下起了雨。
本來第三天的行程計劃是去三十三間堂(因為離祉園很近,就兩站公交車)和伏見稻荷神社,但由於下雨,就和老公計劃先把行李搬去新的賓館,看看天氣再做打算。
這次京都的賓館安排,我們倆事後覺得是個錯誤。獃在一個城市,就應該一直住一個賓館不換的。不過當時做計劃的時候,一方面經驗不足,另一方面也沒有想到京都這麼小交通這麼方便,所以就犯了這個錯誤。導致我們倆淋著雨,在清晨京都的小路上開始了新一天的遷移。
第三天我們選的是京都站旁邊的「櫻花臺酒店(sakura terrace)」(13000日元),選這家酒店有三個原因,一是伏見稻荷神社在這個方向,二是車站邊第4天前往箱根比較方便,三是這家酒店是看網友攻略看到的,傳說可以泡免費溫泉。我們乘坐反方向的100路或者206路京都站下車,booking.com導航步行15分鐘,就成功到櫻花臺酒店了。
到酒店後告訴我們還未到check in時間,可以幫我們寄放行李,我們只好寄放了行李又走入蒙蒙細雨中,這裡有三個tips:
1. 日本每家酒店check in時間不同,並且和中國的習慣時間差很多,大家預定的時候要仔細看酒店說明。提前check in是要拼人品的,像我們第2天的櫻花和平酒店,以及後面的兩國第一酒店都提前check in成功,但是有的酒店比如說這家櫻花臺酒店,可能因為沒有空房所以不予提前check in;
2. 日本每家酒店check out時間也不相同,一般早於我們習慣的中國的12點,一定要嚴格遵守,逾期的費用不菲;
3. 日本每家酒店check out的習慣也不相同,特別正規的酒店如後面的兩國第一酒店,雖然到店已經付好房費,仍需人工check out,並會提供check out的單據,箱根山景酒店就是離店的時候人工check out並付房費,而有的酒店如櫻花和平酒店就是離店的時候把鑰匙放在指定的地方可以離店,同樣櫻花臺酒店也是,把房卡投入指定的機器就check out成功。無論check out情況如何,他們都有一個和中國不一樣的共同點,不會查房間!日本這種對人的高度信任體現在生活方方面面,導致我每次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生怕辜負了這一份信任。在日本老公經常調侃我,怎麼出了國門素質高了這麼多(啊呸,國內我素質就很高的好嗎)。
離開酒店我們決定在京都站周邊轉轉。Lonely planet是這樣評價京都站的:「一般來說,火車站本身很難成為一個獨立景點,但京都車站大樓卻是一個例外。它不僅是城市的交通樞紐,還是一個集商店、表演劇院以及很多好看和好看的於一身的綜合性建築。」事實上確實是這樣的,京都站裡有各種各樣的吃的,還是賣各種各樣東西的伊勢丹。因為下雨,我們決定先逛到酒店check in時間進房間休整下再去伏見稻荷神社,所以我們就在京都站旁的商場(永旺購物中心?不確定)打發時間。商場有tutuanna,摸了摸了摸睡衣的質量再看了看價格就哭了,草雞柔軟還草雞便宜!我現在穿著國內的tutuanna的睡衣想著日本tutuanna的手感打著這段話就默默流淚,為甚麼一海之隔差了這麼多T_T,不都是made in China不都是tutuanna嗎!算下來一套睡衣就100人民幣左右吧。然後周圍還有一些別的襪子牌子,價格就更便宜了,一雙厚打底襪算下來差不多二三十快,無一例外都手感超好。商場還有免稅的藥妝店,就隨意買了買,後來發現相比別的地方還是要貴一些。然後吃了麥當勞,日本的麥當勞賣銅鑼燒類似物,味道不錯。商場樓上有大創的店,很喜歡這些聰明的改善生活質量的小玩意兒,和老公一邊逛一邊討論lifevc是不是從這裡獲得了很多靈感。
不知不覺就到了check in時間,我們回到了酒店。進了房間就很滿意:
1. 這家酒店據攻略介紹是新造不久的,裡面的設施確實都很新,馬桶蓋是住的幾家酒店裡面明顯最先進的(蓋子溫度選擇噴水溫度選擇啥都有),還提供有空氣淨化加濕器,有這個確實很贊,唯一一晚上睡了空調房一點都不覺得幹;
2. 有前面就提到的,無料(免費,不是無碼哈^_^)成人電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定要認真閱讀房間裡的酒店說明,說不定就翻頁有驚喜。為了防止兒童無意中看到,成人電視臺有一個PIN碼,按照說明裡的PIN碼輸進去,就可以看了。日本人明顯非常愛國,連留給自己的成人電視質量也比較高,嗯,各方面的質量都比較高;
3. 一樓有室內和室外坐的地方,全天候免費提供咖啡和紅茶,晚上有一杯welcome drink,可以選擇雞尾酒;
4. 免費溫泉。這個獃會再說。
因為酒店環境太舒服了而外面雨一直不停,我們商量了一下,覺得兩人都對神社沒啥興趣,昨天也看過類似的,就決定看著無料電視睡一覺。然後就睡覺了,晚上了。
因為Lonely planet強烈推薦了居酒屋,所以我心心念念居酒屋。然後就在路邊看到了一家「焼き鳥」,覺得店名好好笑(嗯,少見多怪-_-,後來知道就是烤雞肉串的意思),就說吃這個。進去之後服務生超級熱情,美麗的萌妹子跪著給顧客下單,雖然幾乎完全不懂英文但是一直耐心的用日語和我們對牛彈琴,幸好有英文菜單,點了炸雞、烤串和酒,就開始擼。
日本的肉質真的是非常好,從第一天開始就贊不絕口,炸雞幾乎成了我們的每餐必點,吃炸雞的感覺就像是湯包,咬開就會有汁濺出來。烤雞肉串也很贊,雖然點的雞各個部位,但是吃上去不太分得清。日本清酒度數很低,菜單上標註的就是約等於0度,吃上去就是米酒的口感,完全不擔心會醉。中間還有店裡的帥哥服務生好奇的跑來問我們:」where are you from?「知道是中國後,我們臨走時還興奮的和我們說」xiexie「。老公事後後悔應該和這小哥合個影的。
日本服務業的男人都非常帥,從各種店裡的服務生,到京都拉人力三輪的。在京都偶然聽到拉人力三輪的小哥和游客聊天,不僅帥,還一口流利的英語,把我老公驚豔到,嘖嘖感嘆道拉人力三輪是不是要求很高,難得遇到英語這麼好,以後來日本拉三輪都成問題。
我們店裡又犯了個蠢,就是沒有點套餐。我們擼完第一輪串後,再仔細研究了下菜單,發現日文菜單最上面就是燒鳥幾串多少錢,而英文菜單裡體現不明顯(日本很多飯店英文、中文菜單都翻譯得不好,估計都是店裡打工的留學生隨意翻譯的),當時我們不知道燒鳥是燒雞的意思,google翻譯也不給力翻譯了個烤鵪鶉,我們好奇地點了10串的套餐,發現,Oh No,就是烤雞肉串套餐好嗎!比單點劃算多了。後來我們去飯店就有經驗了,總是能把各種套餐搭配揪出來。
隨意的拍拍這一晚的吃的,吃得最開心的一晚,熱情好客的燒鳥服務生們
吃好飯決定再去京都站逛逛,裡面還有個伊勢丹可以一看,然後在伊勢丹負一樓買了活到這麼大吃到的最好吃的桔子(一盒5個,36.81元人民幣),雖然當時伊勢丹已經打烊了,不過收銀員仍舊不緊不慢很有禮貌的給我們結了賬,還把我們帶到旁邊的服務臺刷了銀聯卡。出到伊勢丹大門,帥氣的服務生小哥給我們鞠躬告別,仍舊和列車上一樣鞠兩下躬,當面一下,對著我們的背影還有一下(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_^*,我看著他們是這樣對著別人鞠躬的,但我矜持地沒有扭頭看他有沒有對著我們的背影鞠一下)。所以再感慨一下他們的禮貌真的不是做表面功夫,而是那種我愛你不需要你知道,就讓我對你愛得深沉就好。伊勢丹出來記得還可以乘扶梯上15樓遠眺大阪夜景。
回酒店喝了welcome drink,我就決定開始嘗試溫泉了。溫泉我決定多寫一些,因為我網上怎麼搜都沒有搜到特別詳細的小白刷日本溫泉攻略-_-(就是特別白癡那種,大家段位都太高了)。去溫泉之前推薦大家看這篇知乎的文章《去日本玩甚麼?泡溫泉的基礎課》,裡面知識點超級豐富特別顛覆我對日本溫泉酒店的認識。文章開篇的兩張圖形象生動的反應了我第一次日本溫泉的情況。
在房間換好了酒店的浴衣,提著酒店給的布口袋裡面放上毛巾就興沖沖來到1樓,輸入酒店給的女性浴室門禁PIN碼,就進入了房間。這家酒店的溫泉有三個房間,最外面的房間是更衣室,有免費放衣服的櫃子(日本不是所有泡溫泉的地方放衣服的櫃子都是免費的,像後來住的箱根山景酒店一個櫃子就是要100日元的,不過日本治安很好,默認是衣物可以直接扔外面籃子裡的,所以收費的櫃子不一定就要用)、還有幾個梳妝臺(梳妝臺上有擦臉擦身體的乳液,還有吹風機),然後我杵在哪裡猶豫了很久是要外面房間脫光光嗎?還是決定脫光了(後來證明是對的)。更衣室裡面有兩個房間,一個是泡溫泉的,一個是甚麼熱石頭的(這個段位太高完全不懂所以沒進去嘗試)。然後我就鬼鬼祟祟進了泡溫泉的房間。日本泡溫泉是要洗洗幹淨再進池子的,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酒店也會人工加各種告示反複強調。所以一進去兩邊就是坐著淋浴的地方,提供洗護用品和盆子(這個是給大部分人的,日本溫泉前流行坐著洗澡把自己刷幹淨,再用盆子接水澆身體)。因為房間裡已經洗幹淨了,我就簡單的沖了沖,直奔池子!然後高潮來了!尼瑪我只在國內泡過游泳池那麼深的溫泉啊!這溫泉只到我小腿是甚麼鬼啊!怎麼都沒人來泡啊,這要我怎麼做啊!然後我往前走了走,池子中間一大塊都是黑色的,然後我就被燙了!!!超級燙放在這裡是幹嘛的啊,是拿來燒水的嗎,這麼大一塊燒水傷到人怎麼辦啊?!池子裡還有淺一塊的地方,很多扶手,這又是甚麼啊,是給兒童拉著用的嗎,還有比這水還矮的兒童嗎?於是我困惑的走來走去,最後決定蹲下來(又給我蒙對了)!但是這姿勢超級醜,於是我很害羞的蹲一會,站一會,後來終於有人進來了,我嫌棄自己姿勢實在是太醜了,就決定站起來盯著進來的人,看她怎麼泡。
所以以下是正確的做法。這人走進池子裡,用手澆水擼了一遍全身,然後坐在了池裡的階梯(池子裡有階梯,我以為這個只是用來下水好走路的)上,然後,她把腳放在了很燙的黑色區域上!!!尼瑪真的很燙啊,她怎麼做到的,我就被燙了一下結果一晚上腳都在顫抖。於是我糢仿她也坐了下來,這個時候我發現了池子裡淺一塊的是甚麼了,是躺椅啊!於是我在池子裡拉著扶手躺在了躺椅區域(溫泉裡浮力會很大),啊~我終於體會到泡溫泉爽的滋味了。
進來的人泡了一會,又蹲了下去把身體放在黑色區域烤了烤(真是又能凍又能熱的民族),就結束起身走了(一般泡溫泉時間10-15分鐘就好),留給我帥氣的背影!果然是老手。於是我也踱著小碎步,拿起池邊的毛巾擦擦身體出去更衣了,泡完熱湯還是很神清氣爽的。
這裡還有兩個tips:
1. 毛巾也是不可以帶進池子裡的,可以學《名偵探柯南》裡毛利小五郎把毛巾曡起來放在額頭。但是我手殘不行,一放額頭就會掉下來;
2. 池邊最好用毛巾擦幹身體再出去。據說這一點日本人也做的不好,不過酒店有告示寫清楚這一條,這樣不會把房間的地板打濕。
直到第三天最後,京都的雨仍舊淅瀝瀝地沒有停。但是我們並沒有很失望。在日本的每一天都充滿了新意和驚喜,有這樣兩個人一起的的生活在別處,甚麼天氣,看了多少風景,真的不重要。我們入住的是箱根山景酒店(mount view hakone)(25920日元),仙石原文化中心下車步行1分鐘就到。到店後很幸運的還有私人溫泉,他們家私人溫泉分為三種,兩種小的(2000日元45分鐘)和一種大的(3000日元45分鐘),小的一種為兩個小缸,一種是一個大盆,大的就是一個大缸,booking的評論一致推薦大的,可惜大的我們喜歡的時間都訂滿了,於是我們訂了小的,泡的時候發現確實有點小了。
這家酒店在中等消費裡,性價比還是蠻高的,是傳統的日本和式房間:
1. 地理位置非常好。離蘆之湖、幾個博物館以及outlet距離都很近,酒店周邊風光不錯;
2. 按照知乎的文章《去日本玩甚麼?泡溫泉的基礎課》裡的說法的話,越往山上的溫泉,好的概率越高。這家酒店在在半山腰朝上的位置,應該溫泉質量還是不錯的。泡溫泉時又特意看了酒店泉水說明單,源泉是pH2.7的泉水,沒用循環水,不過有一段話的意思好像是因為季節原因補加了鍋爐水,不會日語也不是很確定;
3. 沒有語言障礙,服務很好。前臺有兩個臺灣妹子服務,check in結束後會給一張中文紙寫清楚酒店以及泡溫泉的註意事項;
4. 早晚餐不錯。訂房間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半食宿的房間還是不含食宿的房間,晚餐是懷石料理,早餐也類似,都非常豐盛;
5. 榻榻米房間很幹淨,提供了整套浴衣和襪子,不過浴衣有股味道。
酒店一角
放好行李我們就出發去轉轉,前臺的臺灣妹子看我們出門熱心地給我們規劃旅行路線,因為上山又花了接近一個小時,時間也不早了接近五點了,博物館、登山纜車都臨近關門,臺灣妹子推薦我們去旁邊步行五分鐘的小王子博物館碰碰運氣,或者去蘆之湖。我們走到小王子博物館,發現要門票,就沒有進去了,繼續沿著路往蘆之湖走,本想一直走到蘆之湖,沒想到走了兩個站就沒有步行道了,只能作罷。去蘆之湖仍然乘坐箱根登山線T路(終點站,380日元)。
蘆之湖站下了車。彼時,雨過天晴的太陽,波光粼粼的湖面,釣完魚的居民提著釣竿在往回走,好像一幅定格的風景畫。我們呼吸著山中清新的空氣,漫步在湖畔,期待著酒店的晚餐,真是太閑適了。
雨過天晴的蘆之湖
箱根傍晚的月亮
往回走的公交也是箱根登山線T路(仙石原文化中心,380日元)。到酒店買了booking評價裡網友強烈推薦的玻璃瓶牛奶,果然比明治的房子牛奶還要鮮美。晚餐傳說中懷石料理,和想象中一樣清淡、美味,不過也就少了些驚喜。吃好飯換上浴衣,就嗷嗷數著時間到點去私人溫泉了。
櫻花臺酒店浴衣 vs 箱根山景酒店浴衣
私人溫泉在一片竹林邊上,昏暗的燈光下,白色的溫泉水洋溢著熱氣,池邊的水龍頭嘩嘩地往池子裡加著新鮮的泉水來保持池溫。一方竹簾懸掛於門楣上,透過簾幕,可瞭望照著隱隱綠色燈光的竹林一角。除去浴衣,伴著初春的寒氣浸入池中。泡得發汗了,又坐起身吹吹夜裡的涼風,再回到池裡。感受冰火兩重天的趣味。
可惜露天溫泉泡得一時爽,第二天我們倆一起不爭氣的感冒了,這是後話-_-。
泡好溫泉皮膚真的會超級滑,按照國際慣例喝了冰凍牛奶和啤酒,四天的疲憊襲來,躺在軟軟的榻榻米上,立刻沉沉睡去。
箱根的這一天沒有游覽太多,卻踏踏實實地享受了一天日本人的慢生活,坐著登山公交爬上半山腰,看司機大叔耐心地等老奶奶慢慢下車,閑庭信步漫步在蘆之湖畔,看垂釣的老人慢慢往家走,坐在和式的房間泡一壺茶,回味竹林邊上那熱氣騰騰的溫泉。在日本的這幾天,常常從神態中就分辨出來很多中國人,中國人的臉上往往寫滿了從小生活就帶給我們的焦急。我想,也只有在拋開現實的這麼幾天,能在這慢悠悠的人文中,真真正正的享有一下慢節奏的生活吧。而回國後的現在,能用一下午時間坐在家裡慢慢碼字回味幾天前的好時光,雖然思路幾經打斷,也成了一種奢侈的幸福。
日本8天自由行(大阪-京都-箱根-東京Disney)詳細游記+攻略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